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绝、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科学、准确地揭示出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内在机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历史资源。中华文学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文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米彦青作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她认为研究中华文学,扩大视野,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对中华各民族文化经典进行深度整理,广泛传播,是每一个文字语言工作者必须做好的工作。对此,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项目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整个教学与科研过程中。
如何增强文学素养、提升学习文学理论的本领?怎样将文学史料和申报项目有机结合?文学科研成果的最终落脚点是不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米彦青教授。
记者:米老师,您好。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怎样钩沉文学史料、申报高端项目来完善基础工作吗?
米彦青: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我们的思想宣传工作,就是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如何“讲清楚”,当然要有史料积累。为此,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贯注重文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今年春天出版的“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40册,是文新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的文献集成,出版后在学界赢得广泛声誉,展示了内蒙古大学的北疆亮丽学术风景线。
项目获批是每一个学科科研工作的基础,项目经费可以支持申报者的科研工作,项目课题也为申报者引领科研方向。文新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和新闻学学科在数年的项目申报工作中,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下功夫。“十二五”期间文新院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胡仁乌力格尔研究”和“十三五”期间获批的3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研究”“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设立的。除此而外,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如“元代笔记文献资料类编与多民族文学一体性研究”、一般项目如“内蒙古汉语写作少数民族作家文化意识与民族形象建构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等十几项也是围绕这一主题设立的。
科研平台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内蒙古元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和“内蒙古作家创作中心”,依托这两个自治区级的科研平台,对元代蒙汉文学交融与当代内蒙古地区作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创作进行研究。
记者:米老师,您能给读者说明一下我们的中华文学科研是如何实现成果社会化的吗?
米彦青:建立在文学史料钩沉和项目申报基础上的科研成果,只有产生社会价值,才能体现科研的学术价值。在“十三五”期间,文新院发表出版的论著,虽然谈论浅深不一、浓淡不同,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中都有昌明之象。已经出版十几部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著作,如《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中华多民族谚语集萃》《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研究》等,前者还曾获得第六届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论文方面也有《时代变局中的中华民族文学书写——以道咸同时代的蒙古文学思潮为视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蒙古族诗歌的诗意中轴》《模因论视阈下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嬗变》等二十多篇重要期刊报纸上刊发的论文。
记者:米老师,在“十四五”期间,文新院的未来目标和具体实践举措是什么?
米彦青:在“十四五”期间,文新院会更上层楼。我们的目标是:在梳理中华文学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思考和宣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推向深入,在教学和科研中结出硕果。
举措一是科研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在文新学院成为科研工作的内在动因。文新学院拟在“十四五”期间争取获批“内蒙古当代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共产党报刊史料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元代‘汉儿言语’文献考索与词汇研究”“美国主流媒体涉疆报道的话语建构及应对策略研究”等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拟在一类出版社出版文献集成《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续编》30册、《元明蒙古族别集丛刊》30册;文献整理《清代蒙古族珍本整理丛刊》6册;出版文学研究著作《疆域·制度·思想:蒙汉交融视域下的清代文学研究》等15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发表《论满蒙八旗子弟的原乡疏离感——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的“文学事件”》等有影响力的论文;并力争实现教育部奖项零的突破,力争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十项。在此基础上,设立自治区级科研平台“中华民族文化建构与传播基地”,整合学院现有重大项目团队和基地,打造师生科研方向,凝练产出的科研成果,构建学术品牌,实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
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文化特色的历史时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得以交汇、融合,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显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的重点研究工作,是蒙汉交融视域下进行的蒙古族汉语创作研究,这项研究工作赓续了内大汉语系的文脉。内蒙古大学的蒙古族汉诗整理研究工作由来既久,王叔磐、孙玉溱整理的《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1984年就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玉溱先生的清代蒙古族诗人系列研究,如刊于《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的《清代蒙古族作家汉文著作目录》等。王叔磐先生的元代蒙古族诗人系列研究,如刊于《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的《关于萨都剌的族属家世的考证》等,这些文学研究的论文都是内蒙古大学蒙古族汉语创作研究的先声,也给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起了引领作用,后继者薪火相传,并将在“十四五”中继续守正出新。因之,“十四五”期间,围绕元明清蒙汉语言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进行系列科研产出是文新院的工作重点。
举措二是教学举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大量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当代社会中,这样的创作也占有很高比重,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是把过去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这些文学作品既是某一个民族的记忆,也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无论从新闻传播角度进行文献整理与研究,还是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间口传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等视角进行文献整理与研究,这一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家国情怀的主题,都有很多阐释的空间,关键看你站在什么立场来理解这些复杂的现象。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其实也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展示立场,引领学生思考,才能最终实现科学研究的传播,也才能回归到高等学校的百年树人的初心和使命。